当前位置:首页 > 跨境电商培训班 > 正文

警惕跨境电商培训会背后的诈骗陷阱揭秘

近年来,跨境电商行业迅速发展,吸引了大量创业者和投资者。伴随行业火爆,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对跨境电商的热情,设立虚假培训课程进行诈骗http://wap.zjshuncheng.com。以湖北武汉公安破获的6000万诈骗案为例,诈骗团伙通过聘请“金牌讲师”录制视频,打造成功人士形象,在短视频平台大量投放广告,吸引学员报名[1][2]。这些讲师往往自称拥有丰富经验和高额业绩,直播间内还有大量托儿制造繁荣假象,诱使用户购买高价课程和代运营服务,但实际课程内容空洞,服务形同虚设,最终学员血本无归[1][4]。

虚假讲师与人设包装

诈骗团伙通常聘请“金牌讲师”,这些讲师并非真正的行业专家,而是通过包装和演绎成功故事来吸引学员。讲师会展示各种证书和荣誉,声称自己在跨境电商领域深耕多年,拥有千万级GMV业绩,甚至承诺学员年收入百万[1][2]。这种人设包装极具欺骗性,直播间弹幕中还有“金牌学员”现身说法,制造信任感,实则这些都是团伙成员的安排,目的是诱导学员冲动消费。

警惕跨境电商培训会背后的诈骗陷阱揭秘  第1张

直播间营销与心理操控

诈骗团伙通过直播间制造热烈氛围,利用“零基础开店”“轻松月入十万”等诱人话术打动观众[4]。直播间中大量托儿不断刷屏,声称自己收益丰厚,激发观众的攀比心理和从众效应。观众在情绪高涨时主动咨询,后台客服立即介入,通过微信等私密渠道进行一对一沟通,进一步施加压力促使学员购买高价课程和虚假电子店铺[1][3]。

高额费用与虚假承诺

警惕跨境电商培训会背后的诈骗陷阱揭秘  第2张

学员被诱导购买价格从2万元到10万元不等的电子店铺和代运营课程,同时还需支付近2万元的培训费用[1][2]。诈骗方承诺“包教包会”“零风险高回报”,但课程内容多为空洞无物,所谓“手把手教学”只是客服敷衍应付,代运营服务更是形同虚设[1][4]。学员因沉没成本难以退出,只能自己摸索运营,最终亏损惨重。

虚假运营数据与陷阱

部分诈骗团伙还通过雇佣托儿大量,制造店铺订单繁荣假象,误导学员认为培训有效果[4]。这种“”不仅虚假,还会导致学员不断加大投资进货量,陷入资金链断裂的风险。实际上,行为严重违反电商平台规则,学员不仅亏钱还可能被平台处罚。

利用法律和知识产权恐吓

警惕跨境电商培训会背后的诈骗陷阱揭秘  第3张

诈骗团伙还会利用卖家对海外知识产权法规不熟悉的弱点,制造侵权陷阱,声称卖家产品侵权需支付高额赔偿,否则将面临法律诉讼[5]。通过这种恐吓手段,迫使卖家缴纳所谓“和解费”,进一步骗取钱财。这种做法不仅违法,也让受害者陷入更深的财务困境。

虚假合同与退款陷阱

一些无良培训机构为了打消学员疑虑,会签订看似正规但内容模糊的合同,承诺“无效全额退款”[6]。但实际操作中,退款条件苛刻且难以满足,机构往往以各种理由拒绝退款,形成资金套牢。学员在合同陷阱中难以自拔,损失惨重。

免费公开课的引流骗局

诈骗团伙常通过免费公开课吸引大量潜在学员,公开课内容浅显甚至无实质干货[6]。公开课结束后,紧接着推销高价课程和服务,利用学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,诱导其投入大量资金。免费课只是引流手段,核心目的是圈钱。

虚假宣传与夸大收益

诈骗培训班往往夸大跨境电商的收益,宣传“零成本”“包赚钱”“轻松月入数万”等不切实际的承诺[4][5]。这种宣传忽略了跨境电商的复杂性和风险,误导学员对行业产生不切实际的期待,最终导致投资失败。

多层次引流与分销体系

诈骗团伙通过多层次引流体系,先由引流人员添加微信好友,再通过专属服务群和小组长进行二次引流[3]。此模式层层设陷,逐步引导学员加大投入。通过发展亲友作为组员,形成利益链条,扩大诈骗规模。

利用社交平台制造信任

诈骗团伙利用微信、抖音、快手等社交平台,发布大量虚假广告和成功案例[1][6]。通过社交平台的广泛传播,快速建立虚假信任,吸引更多人参与。社交平台的匿名性和传播速度为诈骗提供了便利。

缺乏实操指导与售后支持

被害学员普遍反映培训内容缺乏实操性,课程多为基础知识或过时信息,且售后服务形同虚设[5]。所谓的“专人带教”“包教包会”多为虚假承诺,学员在实际操作中无人指导,导致学习效果极差。

沉没成本效应加剧亏损

学员一旦投入高额费用,出于沉没成本心理,往往不愿放弃,继续投入更多资金尝试扭亏[1][4]。诈骗团伙正是利用这一心理,不断诱导学员加大投资,形成恶性循环,最终造成巨大经济损失。

警方打击与防范建议

公安机关已多次破获跨境电商培训诈骗案件,抓获大量犯罪嫌疑人,涉案金额巨大[1][3]。防范诈骗需提高警惕,理性看待高收益承诺,核实讲师资质,避免盲目跟风投资。选择正规培训机构,注重课程内容和口碑,切勿轻信“零风险”“包赚钱”等虚假宣传。

总结来看,跨境电商培训诈骗手段多样,涉及虚假讲师包装、直播营销、陷阱、高额费用、法律恐吓等多个方面。创业者需保持理性,增强风险意识,谨慎选择培训服务,避免落入诈骗陷阱。

你可能想看: